继首期“聚焦纾困帮扶琴澳中小企业升级发展”琴澳智库对话会后,9月25日,我院举办第二届琴澳两地智库对话会,与澳门博士智库有关专家学者围绕“琴澳人才合作的重点和未来思路”开展研讨。澳门博士智库主席邓伟强一行莅临我院开展交流,我院王振朋副院长主持对话会。
澳门博士智库主席邓伟强博士首先对我院的邀请表示由衷感谢。他认为,本次对话会恰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立一周年之际,琴澳两地智库交流探讨琴澳两地人才合作十分必要。他认为,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留、人才退出四个方面,而横琴已出台多项创新和先进措施,值得澳门参考。据了解,高层次人才落户横琴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区域产业链的完整度和对人才的重视度,进一步完善合作区产业链条是招才引才的核心。同时,他建议合作区应当在人才政策上有更多柔性措施,关注高层次人才的特别需求,在生活配套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为人才的引进、培养、保留提供支撑。
刘百球理事长曾参与澳门与内地医疗保险互通、澳门药物处方分阶段取药措施等研究工作。他认为,两地医学人才应当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管理经营等方面加强合作。
伍芷蕾秘书长分享了她的有关研究成果。她指出,澳门年轻一代对于合作区发展充满期待,合作区为澳门青年提供了足够大的舞台,合作区可以出台更多支持青年就业产业的政策,吸引澳门人才来合作区发展。同时,她就合作区法治建设和琴澳规则衔接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用好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为合作区推进规则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也需要两地法律专家就具体问题共同开展深入研究。
陈卓华博士提出,金融业是合作区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也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产业。目前澳门已在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及债券发行等业务领域推进有关立法工作和开展实际业务,未来合作区与澳门需要在上述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金融业跨境融合发展。其中,共同引进国际化、高水平的金融人才是琴澳两地应该着手的一项具体工作。
陈锦权博士表示,考虑到澳门博彩业的特殊地位,以及国际资金自由流动的特点,琴澳两地金融合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对此,今后琴澳合作对风险管理及金融法律方面的人才给予更多引进政策,开展合规工作,完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承冬书博士表示,澳门中小企业普遍对横琴预期很好,但是扎根横琴的相对较少,原因在于两地的政策引导还不够明确,且来横琴经营面临人口少、消费力不足等市场经营风险等问题。今后,如何服务澳门中小企业应成为合作区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人才方面,合作区需要关注澳门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琴澳人才协同发展模式,特别是两地人才互补方面的需求,对澳门企业和澳门人才来横琴经营发展有积极意义。
杜丽洁博士认为发掘澳门的文旅资源,积极推动澳门与合作区的旅游+融媒体产业协同发展,是加强两地文化和旅游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路径。需要加强高质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培养和储备一直专业化复合型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我院张旭书记向澳门智库专家介绍了合作区人才政策情况。他表示,合作区的人才政策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一定支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合作区正在加紧构建符合合作区使命要求、四大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政策体系,我们应对合作区未来的人才政策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我院研究部部长宣建国认为,琴澳两地人才合作,需要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服务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等使命要求,要善于发挥好琴澳“两地之利”,共同打造大湾区国际化的人才高地。因此,需要在大湾区搭建新的人才自由流动的桥梁,打通人才制度上的障碍,广泛引进国际高端科技人才回国服务;需要加强与澳门的合作协同,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最优的政策和环境,为澳门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吸引国内外各领域优秀人才前来发展。
我院王振朋副院长对诸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表示赞同。他认为,琴澳智库对话会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倾听两地声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堵点,积极推动政策以回应社会。接下来我们会将每一期的话题成果投射到更多方面,让大家更深入的参与到横琴的发展中来。
我院法律与规则衔接研究所副所长邓思,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徐嘉勃,社会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唐诗雅,法律与规则衔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江淮分别从不同专业角度跟大家分享了关于人才合作的想法和建议。
下一步,我院将同澳门博士智库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围绕琴澳一体化、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各类问题,持续开展学术研讨,并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为琴澳两地政府及政策工作积极提供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