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承接各类课题近50项,完成政府内参呈报批示率超80%
袁超:打造高质量发展极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 2023-02-13 17:55:30 作者:袁超,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资深研究员,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字体:【 分享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兔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省长王伟中分别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擂响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更是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投入到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这充分反映出了省委、省政府抓高质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向全社会释放出了加快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会上,黄坤明书记明确指出:广东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作用,扎扎实实抓好高质量发展工作”。


当日下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第一时间召开高质量发展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横琴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对合作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除了明确要围绕产业发展、规则衔接、民生融合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外,还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落地、高质量面向海外招商、强化干部队伍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领域迅速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为明年交出合作区第一阶段满意答卷奠定坚实基础。合作区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具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合作区在支持广东高质量发展方面可围绕以下五方面顺势而为、大有可为:


 一是发挥好对稳投资促销费的引导作用。随着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首批授权事项清单、鼓励类产业目录、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财税优惠政策等国家级重大改革政策的出台实施,合作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有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产业高地。下一步,合作区应加快锚定四大产业加紧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符合市场预期的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四新产业”,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企业协同参与+园区配套保障”的良性发展格局。多措并举吸引企业上岛办公、海外人才回流,大幅降低合作区营商成本、融资成本。瞄准关键性领域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和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携手澳门、珠海联合开展国际性组团招商,把合作区各项优惠政策的商务推广做优、做细、做实,加快形成集群发展规模效应。加快与澳门打造“嵌入式”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命运共同体”,加速形成区域性消费新中心,为我省推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向高质量发展聚焦用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发挥好协同澳门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支持作用。通过发挥好“澳门平台+横琴政策”优势,配合澳门共同“围猎”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在澳门现有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大力推动大院大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国家科研机构等在深合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基地,协同澳门探索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面向高新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布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完整创新链,加速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我省科技研发型企业的孵化高地。加快合作区开发投资公司落地,通过加强与国际资本合作,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高起点“围猎”国内外顶尖企业和科研团队,探索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科研合作项目,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链条,为我省科技型企业“借船出海”提供平台载体。


三是发挥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战略性支撑作用。全面激发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效能,加快“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创新跨境金融管理”“建立高度便利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等关键性政策落地实施,让澳门“自由港”优势延伸至合作区,全面激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合作区的高效便利流动,加速营造趋同澳门衔接国际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充分利用好合作区联通澳门、衔接国际的“内外结合部”作用,通过推进琴澳规划衔接、招商联动、政策协同、优惠叠加,下大力度吸引国内产业链龙头企业落地合作区做大做强,吸引供应链中小企业落地合作区做专做精、集聚发展。发挥好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帮助创新主体重点掌控产业链供应链中技术含量高、核心作用强的关键环节和技术,协同配合澳门打造成为增强我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产业分工格局。


四是发挥好加快跨区域产才协同发展的带动作用。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通过“需求导入+创新研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方式,推动与澳门加快形成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平台载体建设等协调联动,率先在大健康、中医药及澳门品牌工业等领域实现“澳门研发+横琴制造”产业链分工模式。加快出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学研转移转化政策,携手澳门探索琴澳两地人才引进制度有序衔接,协同推进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链引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集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孵化与应用于一体的新型研发平台,逐步形成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五个一流”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加快推进高品质住房、教育、医疗、商贸、文化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集聚国际优质医疗、教育、商贸资源,丰富通勤供给保障,促进职住平衡,大幅度降低跨区域生产生活成本,提高产业人才“隐形”福利,为全省打造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样本”。


五是发挥好有力链接“双循环”制度型开放的示范作用。加紧对标CPTPP、RCE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充分发挥好澳门在国际商业运作准则与国际惯例对接全球优势,加快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竞争中性、劳工条款、环境保护等领域接轨国际、面向澳门。同时,以我国争取加入DEPA为契机,依托打造中葡国际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高品质进口消费品交易中心,大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平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探索符合我省发展需求的数字贸易发展规则,重点聚焦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服务贸易、制造业服务化、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等领域,加快探索构建跨境数据流动、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规则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率先申请试点开展压力测试。逐步把合作区打造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区域,为强化我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功能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