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承接各类课题近50项,完成政府内参呈报批示率超80%
王建恺:金融三十条出台,合作区金融对外开放正式迎来粤澳深度合作
发布时间: 2023-04-07 15:00:42 作者:王建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研究专员 字体:【 分享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产业,加强合作区金融市场与澳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联动,探索构建电子围网系统,推动合作区金融市场率先高度开放。近日,《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围绕落实《总体方案》提出30条深化措施,合作区迎来更有力的金融对外开放支持举措。

一、合作区金融产业基本现状

当前,横琴金融产业整体实力强劲,金融业增加值达160多亿元,增速常年保持在高速增长区间,与资本市场波动保持较高关联。其中,区内持牌类金融机构近700家,不乏易方达、广发基金等国内头部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超6100亿元。但不足的是,实质性运营比例较低,“体质较虚”致使金融与产业二者尚未形成有效协同,未能充分发挥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合作区揭牌运作以来,以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为工作抓手,在稳存量的同时,辅以赴澳发债、上市挂牌、中小微企业融资等各类专项扶持,进一步加强引导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

二、澳门金融产业发展状况

现代金融业是澳门当前着重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2022年三季度澳门金融业总资产值达到2.7万亿澳门元,行业增加值占比由2019年的6.9%扩大至2021年的15.4%,促澳多元的成效初显。但由于发展历史短,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保险等传统业态,规模产值远低于发达地区,特别是由于缺乏对于金融产业发展所需的法律法规、风险监管等关键制度,在香港金融市场巨大“虹吸效应”下,本地财富管理等业态尚处于萌芽状态。

从今年澳门特区政府金融领域施政方向来看,概括来说是“完善一个基础制度、健全一套基建系统、强化若干套法律法规”的总体思路,优化完善金融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即结合澳门实际业务需求,围绕债券发行、机构落地、科技赋能等,修订优化《金融体系法律制度》,推动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系统对接内地、链接国际,同步建成金融基建数据中心;以及持续跟进《证券法》制订,完善《规范投资基金及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之设立及运作》、推广《信托法》等财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此外,聚焦债券市场、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等,着力丰富现代金融业态。推进与合作区金融系统的互联互通,持续创新与合作区跨境业务联动。

三、展望未来

《意见》的总体目标是以“电子围网”系统为核心支撑,创新构建跨境金融管理体系,提升合作区与澳门金融服务一体化水平,营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民生金融环境,加快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现代金融产业,推动合作区金融市场实现率先高度开放。简要来看:

(一)《意见》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等主要落点于营造充分便利的民生金融环境。下一步建议,一是争取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以“澳门新街坊”项目落成为契机,在合作区打造全国首个小额外币支付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岛范围便利实施澳门元支付交易。二是围绕金融征信数据有序开展跨境流动试点,同步加快拓展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功能及服务,为下一步更宽领域的数据跨境流动提供有效路径。三是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使用移动电子支付,加强推广银联云闪付等移动电子支付平台。积极争取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推动支付宝等第三方机构接入银联清算渠道,开发支持澳门居民使用的电子钱包。

(二)《意见》第六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主要落点于支持琴澳现代金融业态发展。下一步建议,一是加快推动存量企业脱虚向实。深挖合作区金融“富矿”,精准链接海内外高端人才及产业项目,依托资金“电子围网”,以跨境投融资便利为牵引,着力提升企业上岛办公动力。推动澳门加快完善财富管理等业态的政策法规,提振相关金融机构落地澳门发展信心,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化资管竞争。二是推进金融业态跨境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实际可落地性,有效降低澳门银行、保险等机构在合作区准入门槛。推动内地符合条件、具备资质的公私募基金等财富管理机构赴澳门展业,助力澳门财富管理业态发展。稳步扩大跨境资产转让范围,鼓励融资租赁企业探索琴澳“双主体”运营,发挥境外融资成本优势,开展跨境租赁新模式。

(三)《意见》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主要落点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建议下一步,一是结合澳门债券市场发展动态,适时完善赴澳发展专项扶持办法,扩大政策适用条件及范围,更好支持澳门债券市场发展壮大。二是加快推动澳门债券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注册制”改革,在考虑非经常性影响下制定弹性可调节发债规则,修订企业财务指标要求,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三是探索琴澳联合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以“母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撬动更大规模子基金群落地,积极发挥金融链接赋能作用。四是支持股债融资机构及平台深化合作,积极探索“投贷联动”以及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全链条支持合作区特色产业发展集聚。